新洲邾城東關(guān)路66號,70歲的江玉珍婆婆拿著自己親手做的一桿老秤,秤著弟弟江遠斌剛送來的一把菜薹。“兩斤三兩,跟電子稱一樣。”江婆婆笑著說,手上厚厚的老繭在秤盤上擦出呲呲的聲音。這位銀發(fā)婆婆制作的秤,曾是新洲、麻城、黃岡等地小商販們的*品。“我家五代人都是做秤的,傳到我這輩已經(jīng)200多年了。”江玉珍說,當年做秤的有好多家,江家的秤卻一直是的。 江家這門手藝本也傳男不傳女,但江玉珍12歲那年,哥哥下放,弟弟又太小,做秤的手藝便由剛剛小學畢業(yè)的她承繼下來。“那時沒有現(xiàn)成的秤桿,都要自己一點點地磨。”江玉珍說,由于性要求高,每桿秤都需要反復校量,一天忙下來zui多只能做2桿秤。“寧愿做少點,也不能砸了的招牌。”江玉珍介紹,祖上做秤時曾用過“江正興”這個牌子,解放后雖沒有沿用了,但在過去卻是商販和居民心里的“*”。“‘正興’就是‘心正則興旺’,只要堅持公平公正,就會生意興隆家庭興旺。”江玉珍說。 1988年,弟弟江遠斌開始和江玉珍一起開廠做秤。“現(xiàn)在都用電子稱了,買秤的人少了。”江遠斌說,但許多在鄉(xiāng)下做生意的流動商販,還是會選擇更方便攜帶的桿秤,因此現(xiàn)在仍有許多人到他們作坊里買秤、修秤。 “100斤的東西,刀口距離偏差2毫米,重量就相差七八斤。”江玉珍婆婆說,做了50多年的秤,度量早就刻在心里,市面上賣的一些“短秤”、“黑心秤”,她一眼便能瞧出端倪。 挑木材、刨木、制粗胚、打磨、包銅管、定刀口、定星位……經(jīng)過十多道工序,一桿秤才算制作完成。但在江玉珍看來,做秤雖難,更難的卻是守住自己心底的那桿良心秤。 做秤這些年,常有不法商販要求江婆婆做“短秤”,都被她拒絕。一次,一名魚販子要她做一桿“短秤”,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。“只要秤上有‘江正興’這個字號,他便能肆無忌憚地騙斤騙兩。”江婆婆說,就算是給她再多的錢,她也不會干這虧心事。“別看秤不大,稱的可是良心。”江玉珍婆婆說,哪怕只做一桿“黑心秤”,一輩子都不會安心。就算窮得把米磨成糊糊吃,也絕不做那種事。 新年將近,正是小商販走村串戶,販賣土產(chǎn)品及年貨的高峰。許多商販都會找到江家買秤、修秤。 新洲區(qū)三店居民老王收了20多年棉花、土雞蛋等農(nóng)產(chǎn)品,前日,他拿著一桿老秤來到江家,“這把秤修一下多少錢?”60歲的江遠斌接過秤,一眼便認出這桿秤出自自家。“自家的秤修起來簡單,10塊錢跟你調(diào)一下。”江遠斌說罷,拿出工具調(diào)起來。 老王說,25年前,他剛開始做生意時在江家買了這桿秤。江家的秤準,這是*的。“只要說句‘我這是江家的秤’,別人一般都很放心。”老王介紹,從前在新洲、紅安、麻城等地,商販們下鄉(xiāng)做買賣時,常以江家做的秤為招牌攬生意。買東西的顧客,只要聽說是江家的秤,也都會放心購買。 居民黃喜蓮婆婆家也收藏了一桿江家的秤,每次買了什么,她都要用這桿秤稱一稱,“40多年了,沒出過錯。” |